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料專區
資料專區
【第34期】2023安徽省中小學教招筆試備考—教育綜合知識
日期:2022-12-10瀏覽:36 次
1.4歲的小玉在學會稱呼鄰居家的中年女性為“阿姨”后,她對所遇到的陌生中年女性都叫“阿姨”,這種遷移屬于(   )。A.縱向遷移B.負向遷移C.特殊遷移D.橫向遷移2.某學生太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答不出自...

1.4歲的小玉在學會稱呼鄰居家的中年女性為“阿姨”后,她對所遇到的陌生中年女性都叫“阿姨”,這種遷移屬于(   )。

A.縱向遷移

B.負向遷移

C.特殊遷移

D.橫向遷移


2.某學生太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答不出自己本來十分熟悉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提取線索不足

B.動機強度過低

C.動機強度過高

D.題目難度過大


3.歷史教師教學中為使學生記憶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是哪幾個國家,指導學生把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奧匈帝國、意大利、英國每個國家的頭一個字提取出來,用諧音記憶就是“餓的話,每日熬一鷹”。這位老師主要運用了(   )。

A.復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自由聯想策略


4.(   )是個體因自己的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這種需要從兒童入學開始,日益顯得重要,是成就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外部驅動力


5.同樣是努力學習,有些學生只是為了獲得老師或家長的贊許,并不在意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而有些學生則是對學習內容本身較為感興趣。這種現象體現了動機具有(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調節功能

D.維持功能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習遷移分類。

選項A,縱向遷移是指,處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選項B,負遷移是指,兩種學習之間相互干擾、阻礙,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

選項C,特殊遷移是指,學習遷移發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

選項D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在難度、復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

題干中,小玉學會稱呼鄰家中年女性“阿姨”后,將這種稱呼泛化到了所有的中年女性,這屬于橫向遷移。故本題答案為D。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動機理論。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是倒 U 型曲線關系,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學習較復雜的問題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低些,在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高些。題干中學生太想考取好成績,說明其動機強度過高,反而不利于任務的完成。

故選項B說法錯誤,選項C說法正確。

選項A,提取失敗說認為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丟失的,我們之所以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時沒有找到適當的提取線索。和題干不符,故排除A。

選項D,題干中是答不出自己十分熟悉的問題,所以題目難度并不大,故D錯誤。

A、B、D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策略的分類。根據邁克爾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類,可將學習策略分為三種成分: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其中,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選項A,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復述策略既可以促進工作記憶中信息的保持,又適用于在長時記憶中保持信息。包括復述策略、利用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排除相互干擾、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多種感官參與、復習形式多樣化、畫線等策略。

選項B,組織策略是對相關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組織策略指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組織策略包括列提綱、利用圖形、利用表格、歸類策略等。

選項C,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和復述策略結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果。包括記憶術(位置記憶法、縮略詞法、諧音法、視覺想象等)、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聯系實際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識、PQ4R法等策略。

選項D,自由聯想策略。所謂“自由聯想”,就是先把問題歸類,然后按類聯想,其實質就是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眼前的知識聯系起來,要求新知識和已有知識必須是同類的。進行自由聯想策略可以分兩步操作:一是給新知識歸類;二是誘導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經常提醒學生運用自由聯想策略,就能不斷對學生進行激活原有知識的訓練。

題干中,老師讓學生把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奧匈帝國、意大利、英國每個國家的頭一個字提取出來,并用諧音“餓的話,每日熬一鷹”進行記憶,是縮減詞法,指是將識記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或字母,然后形成一個縮寫詞或者一個句子,變成自己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經驗聯系起來,縮減詞法屬于精細加工策略中的記憶術。選項A、B、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分類。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

A選項,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學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識以及系統地闡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傾向。這種內驅力,一般說來,多半是從好奇的傾向中派生出來的。在有意義學習中,認知內驅力是最重要而穩定的動機。

B選項,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憑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內驅力把成就看作是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

C選項,附屬內驅力是學生為了保持家長和教師等的贊許或認可而努力學習的一種需要。它是一種外部的動機。

D選項,外部驅動力為干擾項,故排除。

C、D 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 B。


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動機的功能。學習動機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節行為功能。

選項A,激活功能,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用,會推動人們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從靜止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

選項B,指向功能,動機不僅能激發行為,還能將行為指向一定的對象目標,即動機使個體進入活動狀態之后,指引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的方向。

選項CD,動機具有維持功能,表現為行為的堅持性。當動機激發個體的某種活動后,這種活動能否堅持下去,同樣要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

題干中,同樣是學習行為,有些學生的目標指向老師或家長的贊許,有些指向學習內容本身,體現目標的不同,屬于指向功能,故本題選B。

更多教師類相關信息,請及時關注拓知教育網站或“師道拓知教育”微信公眾號

電話:0551-62678862

合肥總部:合肥市蜀山區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

  • 普通話考試
  • 考試提醒
考試項目 2022安徽教師資格證筆試
報名時間 9月2日8:00-5日17:00
審核時間 9月6日17:00前
繳費時間 9月8日24:00前
準考證打印 10月25-29日
筆試時間 10月29日
  • 模擬真題
  • 我的考編心得
拓知教育 Copyright @ Anhui Yungster Cultivate Center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00503號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路與長豐南路交口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乘坐地鐵2號線、公交B3、116路、136路到安農大站牌下車即到) 電話:0551-62677862
婷婷五月18永久免费网站,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国产伦综合五月av在线,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