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料專區
資料專區
教資面試試講:【語文試講】故都的秋
日期:2022-12-15瀏覽:24 次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2.通過鑒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情感?!具^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研讀課文,賞析重點語句和段落,掌握作者運用的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2.引導...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

2.通過鑒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賞析重點語句和段落,掌握作者運用的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2.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體會其中的社會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通過景物分析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深深眷戀和落寞之情。

【難點】

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用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進行導入,學生暢談自己對“秋”的感受,從而引出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初步感知,理解特點

教師提問文中寫了幾個地方的秋天?哪個地方的秋在文中占的篇幅多?為什么?引導學生回答。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寫了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北國之秋所占篇幅多。描寫兩者是為了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師引導學生局部品讀,具體感知作者筆下北國之秋的特點。

學生回答:清、靜、悲涼。

教師補充總結:作者通過寫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等秋景,進而寫北國之秋清、靜、悲涼。

(二)理解基調,體會情感

教師總結完表現“清、靜、悲涼”特點的景色后,引導學生感受文中景中有情、寓情于景的特點,進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心境。

教師引導“一切景語皆情語”,學生交流,有的認為是頌秋,有的認為是悲秋。

教師總結:作者認為南國之秋的秋味不濃,北國之秋才夠得上自己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戀和向往,是積極贊美的情感;而作者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梢哉f文章在贊美故都的秋天的同時又給讀者渲染出一幅悲涼的秋景圖。

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文章悲涼的感情基調后,交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寫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環節三:鞏固提升

這是一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散文,我們從中感受到了郁達夫筆下北國之秋的景象。作者將故都的秋色和個人心中的悲涼巧妙融合,溫婉地表達了對故都的深深眷戀及落寞情懷。

環節四:作業設計

1.找出文中寫景精妙的句子,并分析其中的寫作手法。

2.寫一篇作文,主題為“我最喜歡的季節”,題目自擬,500字左右。

五、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一、南國的秋(對比)

二、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三、作者情感:悲涼

 

更多教師類相關信息,請及時關注拓知教育網站或“師道拓知教育”微信公眾號

電話:0551-62678862

合肥總部:合肥市蜀山區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

  • 普通話考試
  • 考試提醒
考試項目 2022安徽教師資格證筆試
報名時間 9月2日8:00-5日17:00
審核時間 9月6日17:00前
繳費時間 9月8日24:00前
準考證打印 10月25-29日
筆試時間 10月29日
  • 模擬真題
  • 我的考編心得
拓知教育 Copyright @ Anhui Yungster Cultivate Center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00503號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路與長豐南路交口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乘坐地鐵2號線、公交B3、116路、136路到安農大站牌下車即到) 電話:0551-62677862
婷婷五月18永久免费网站,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国产伦综合五月av在线,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